为提升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,聚焦数字检察赋能,建立“数字分析+人工核实+常态化排查”监督模式,探索检察监督新思路,更好释放检察工作活力。今年以来,卫辉市检察院积极使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高质效办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,现已成案20起。
为确保数字模型拥有充实、可靠的数据基数,卫辉检察院针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,先后向市看守所调取了全部在押人员数据、向市法院调取了涉财产刑类执行案件数据、向市司法局调取了社区矫正人员数据。针对在押人员数据,重点标注在押人员年龄、作案年龄、监室、涉嫌案由及已决情况等。同时牵头与市法院、市司法局、市看守所等会签《关于大数据共享协作意见》,建立信息共享、案件通报、线索移送等机制,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。
为避免数据分析误差,卫辉市检察院针对大数据模型分析比对后的疑似案件线索,及时通过人工核实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确认监督线索真实性。今年5月,针对数字模型分析排查发现8条线索,组织驻所检察室干警按照要求立即对相关监室、人员进行现场询问和核查,并通过检察工作数据核对人员涉案情况,经排查发现案件线索5条,随即针对相关问题通报市看守所并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。
为切实避免刑事执行领域多发、易发的财产刑执行交付不及时及社区矫正对象脱管、漏管等问题,卫辉市检察院定期依托相关数字模型开展数据比对,通过大数据精准“画像”和人工核查相结合,常态化推动案件线索快速筛查、精准调查、高效成案。同时,在紧盯大数据模型所需关键数据情况的同时,实时人工摸排线索。